战略咨询专家王志纲解码江夏 “科创湖区” 新蓝图,锚定中部 “青浦样本” 发展新方向

2025-04-18 00:00:00  点击量:38

4 月 11 日,“民营企业汇 翘楚江夏行” 活动于武汉江夏盛大启幕,300 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家齐聚一堂,共赴这场思想盛筵。活动现场,战略咨询领域权威专家、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发表主旨演讲,深度剖析 “新江夏的破局之道”,创新性提出 “科创湖区” 发展新愿景,并将江夏对标上海青浦区的战略构想抛向与会众人,引发政商学界强烈反响。

 

在登台演讲前,王志纲花费整整一天时间,深入探索江夏的发展脉络与潜力基因。他漫步金口千年古镇,探寻深厚历史文脉;走进楚能新能源智能化车间,见证 “光储端氢” 产业链蓬勃发展之势;到访海康威视智慧物联基地,感受数字经济的强劲脉动;踏入武汉纺织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领略 “一粒纤维改变世界” 的科创魅力。此番沉浸式调研,为其后续战略研判奠定坚实基础。

四大核心要素绘就 “新江夏” 发展全景图

王志纲精准提炼出四大关键词,深度诠释江夏独特发展优势,即 “新质生产力要素聚合场”“大学人才红利”“科创湖区理想样本”“近悦远来的强磁场”。

 

近年来,江夏区始终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持续完善 “331X” 产业体系。一方面,大力培育以 “车、光、康” 为核心的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另一方面,积极布局 “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物联” 三大新兴赛道,并对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进行前瞻性谋划。

 

在王志纲看来,江夏围绕光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构建起充满活力的 “创新雨林” 生态。科研成果正从实验室论文加速转化为生产线上的实用专利,有力证明江夏已成为新质生产力要素高度集聚的发展热土。

 

同时,江夏区位优势显著,周边汇聚 7 所 “双一流” 高校,共有 24 所高校坐落于此,拥有 33 万名大学生,更设有 12 个如亚洲最大 P4 实验室般的 “国字号” 创新平台,堪称湖北省科技资源最集中、创新活力最充沛的区域之一。王志纲强调,这些丰富的人才资源,是江夏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此外,他对江夏汤逊湖、梁子湖的生态资源与环湖科创走廊有机融合的发展布局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里不仅是打造科创湖区的理想典范,更是产城融合发展的创新范式。

 

数据显示,2024 年江夏区 GDP 达 1327.4 亿元,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创新百强、工业百强、投资竞争力百强等 6 个重要榜单中稳步提升,已然成为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沃土。上汽通用、国药中生等行业龙头企业在此扎根,海康威视、金盘科技等领军企业蓬勃发展,被称为 “杭州七龙珠” 的灵伴科技等创新企业也纷纷落地,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正加速成型。

 

王志纲感慨道:“13 年前我首次到访江夏,如今这里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交通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更涌现出众多新兴企业。” 他指出,从行业巨头的入驻到中小企业 “隐形冠军” 的崛起,企业的选择充分印证了江夏营商环境的显著改善,这里已形成极具吸引力的发展磁场。以楚能新能源为例,企业负责人坦言,选择江夏正是看中其优质高效的服务,这也充分彰显了江夏良好的营商 “软环境”。

对标上海青浦,江夏剑指中部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在展望江夏未来发展时,王志纲将其与上海青浦区进行对标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讲,江夏与上海青浦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可借鉴青浦的发展模式。” 他强调,城区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生活、生意、生命” 的深度融合至关重要。他介绍,青浦凭借长三角地理中心的优越区位、华为研发中心的集聚效应以及总部经济生态的蓬勃发展,跃升为区域发展战略要地。而江夏同样具备独特优势,不仅坐拥武汉新城与光谷科创大走廊的叠加发展机遇,更拥有长江黄金水道这一战略资源,在产业基础、创新资源与生态环境等方面,均具备对标青浦区的潜力。

 

王志纲进一步指出,江夏在践行 “三生融合” 理念与推动产城协同发展方面已迈出坚实步伐。未来,若能结合武汉都市圈发展战略,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江夏极有可能成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 “青浦样本”。

 

活动结束后,江苏瑞纳芯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隋浩然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表示,王志纲的分析精准点明了江夏的战略优势,这里无疑是新质生产力转化的绝佳实践地。他介绍,公司主营光电子行业新型材料,正计划扩大产能。作为从武汉开启创业之路的企业家,他敏锐察觉到江夏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产业环境与公司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加之丰富的高校人才资源,他已初步计划回武汉在江夏设立分公司,推动产能落地。

有行业专家指出,在长三角一体化与长江经济带战略深度融合的宏观背景下,江夏此次借助外脑实现战略升级,其意义不仅在于推动自身发展,更为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瓶颈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摒弃传统产业梯度转移模式,江夏以生态价值转化、科创要素集聚与战略区位重构为突破口,探索 “换道超车” 的发展路径。当 “大学之城” 的人才优势与 “战略家思维” 的创新理念相互碰撞,这场春日里的思想交流,或将孕育出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模式。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