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祖康:国际气候治理需坚守核心原则 推动责任共担与规则公平
2025-04-18 00:00:00 点击量:17
在 2024 年服贸会 “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 上,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国际绿色经济协会荣誉主席沙祖康明确指出,构建国际气候治理机制必须始终贯彻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和 “不同能力原则”,并强调这些原则不仅要在理论层面反复宣贯,更应深度融入国际规则制定的全流程。
沙祖康进一步阐释,应对气候变化、实现 “碳中和” 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但这一目标的达成无法依赖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力量。他特别强调,世界各国虽都应参与其中,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历史排放责任、现实发展水平和应对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这是国际气候治理不可忽视的客观基础。
基于国际贸易与产业分工格局,沙祖康呼吁国际社会建立 “生产者和消费者责任共担” 的碳排放责任机制,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国际气候贸易规则。他以气候贸易碳边境调节机制为例,指出单纯强调 “生产者责任承担” 的机制存在局限性,只有遵循责任共担原则,才能契合气候公正转型需求,有效激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减排,实现气候保护与国际贸易的良性互动。
在沙祖康看来,气候贸易碳关税的兴起,折射出气候环境问题与经贸领域深度交织的趋势。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竞争力,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和国际贸易规则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在 2024 年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聚焦 “碳排放管理” 与 “国际贸易” 的政策,从构建碳足迹管理体系到推动国际规则互信,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沙祖康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所谓 “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的核心在于公平、公正、合理,且需由各方共同参与制定或获得广泛认可。他肯定中国在推动 “气候变化” 与 “国际贸易” 融合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并指出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完善碳足迹体系、促进产业绿色转型,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链供应链,不仅是应对气候贸易挑战的关键策略,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