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岭:创新现代金融 惠及国家百姓

2019-07-29 00:00:00  点击量:4078

摘要:任玉岭认为金融科技创新,也需按照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确立问题与目标双重意识,把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统一起来,作为金融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

中国发展网讯 著名经济学家,原国务院参事,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智库》、《国家智库》主编任玉岭近日在深圳出席“2019全球金融科技产业创新论坛”时表达了他的三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盛与幸福的重要支撑和保证。

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和中华民族走过的5000年的历程,十分显然的是创新对人类进步起到了重要的牵引和推动。人类社会的每一步发展,都与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创新分不开。

公元前2000年至3000年,世界上出现了四个文明古国。一是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二是西亚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巴比伦,三是南亚印度河流域的印度,四是东亚黄河流域的中国。它们之所以创下了文明古国的辉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与它们在天文学、历法、数学、医学、文学、建筑、水利、冶炼技术方面的创新分不开的。

世界上的生产力高潮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中国的辉煌时代,由秦汉到宋元经久不衰,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这是与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的催生和那个时代占世界70%以上的发明创造都在中国产生分不开,正如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所讲“3-13世纪中国保持一个让西方人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世界第二个生产力高潮是英国的产业革命。18世纪,英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产业革命,蒸汽机的被发明,不仅助推了生产体制的变革,也促进了纺纱机、火车、轮船等大机器的革命,英国也因此壮大了实力,并成为“日不落帝国”。

世界第三次生产力高潮即德国的化工技术革命。当英国产业革命达到高潮时,德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德国为了摆脱落后,大批留学生到英国留学,当李比希、霍夫曼回国后,围绕德国需要的农业肥料与煤化学进行研发后,做出了煤化学、农业化学、有机化学的巨大成就,使德国的发展找到了战略突破口,染料工业、合成橡胶、油漆制品走向世界,使人类进入了化学合成时代,1895年,世界的经济中心由英国转移到德国,德国用40年的时间实现了工业化。

世界的第四次生产力高潮是美国的电力技术革命。这个时间是1879到1930年。此前欧洲大革命失败后,一大批法国人、德国人、奥地利人、意大利人、俄罗斯人移居美国,这成了引进人才和技术、发展经济与科技的突击力量,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狠抓机械技术创新与电力技术革命,特别是爱迪生的诸多发明,及他1882年建成的世界第一个发电厂,带来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尤其是石油和石油化工等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使美国成了世界最强大的金元帝国。

第五个生产力高潮应该包括有二战后的日本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亚洲四小龙”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是靠政策上的对外开放及科技上的引进吸收和创新的推进,而得以崛起的。

从以上对世界历史的回顾,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与幸福指数的改善和提升,必须有创新的支撑和推动。中国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四十年对国外技术装备的大量引进和吸收,我们会有很多产业还会是空白,就不会有第一制造业大国和22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的出现。没有大量的人才培养和研发,也不可能有我们的航天、登月、高铁、航母以及北斗、天眼等的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当然没有创新也不会有人民生活的大改善和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大提升。

为此,习近平主席立足世界,放眼未来,提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不论是哪个国家和民族,也不论是哪个行业和企业,要想做强做大,要想前进取胜,就一定“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

第二个观点:当今金融科技的创新正遇上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和新机遇。

当今时代,是全球化时代和网络化时代,这“两化”时代的到来,引发了知识的快速产生和传播,也引发了各行各业之间与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更激烈。

金融业也是一样,“两化”时代的到来和激烈竞争的存在,不仅对金融科技的创新提供了更多需求和市场,也为金融科技的创新提供了众多技术和条件。使金融创新进入了新时代。

金融创新的新时代,也就是“互联网+金融”的新时代,以云计算、大数据为基础的互联网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既为金融服务业态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金融科技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带来了场景化、平台化、智能化、多样化的发展前景。

首先是移动金融的诞生和发展,为金融科技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移动金融是用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总称。它是互联网技术形式与金融内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融合发展的金融业态的创新典型。移动金融服务随着手机客户的增多(即移动终端数量的增加)和它具有的便捷性、高效性,必将使移动金融成为金融活动的主流和新业态。在中国作为移动金融的淘宝网和支付宝、微信等,他们都为方便群众的生活,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要真正实现随身金融、随时金融、随处金融,人在哪里,金融服务就能延伸到哪里,做到手机就是移动银行,手机就是支付账户,手机就是理财专家,使手机能够满足存贷汇、支付转账、证券投资、保险代理、财富管理等需求,这还需要进一步搞好科技创新,促进智能终端技术的拓展及APP软件功能的匹配等。

其次是云金融创新机遇,云金融是基于存储能力和云计算方法开发应用的金融产品及服务的新金融形态的总称。云金融能够改变传统金融的风险定价方式,提高风险测定效率,极大的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有效降低金融中介的交易成本。云金融,一方面可把金融企业的数据、信息、资源在云端聚集整合,进行云交易和云监控。另一方面,云端分布式计算可极大提高运行效率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云金融的特点是可创造小微金融乃至普惠金融的有效形式,是实现金融服务民众,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有效平台。

云金融可以透过物理网点,虚拟网络和移动网络,构建覆盖全国城乡的全方位的服务网络体系,大大改善城乡金融服务的巨大差距,消灭无金融服务的村镇,消除金融服务盲区,实现全范围的金融服务均等化和实现服务民生的云端化,可提供便捷小额贷款,方便缴纳煤、水、电费用等的金融服务。

第三是大数据金融创新机遇。大数据金融是互联网金融到云金融的过渡形态。大数据金融的典型特征是将金融活动转化为数据处理活动,大大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大大提高风险评估与风险预警能力。

未来大数据会应用到股票、债券、基金、外汇、保险等领域,这些细分领域会不断融合,形成大数据金融产业链。大数据金融产业链罗集的数据达到一定规模后,就会涌现出新的金融特征,新的金融服务和新的金融需求。

其四是区块链金融创新机遇。区块链金融发展之快出人意料。只是前两年一些人把区块链视作比特币,作为一夜暴富、谋取暴利的手段,出现了短期行为和诈骗现象,扭曲了人们对区块链的认知。事实上,区块链是可用于很多领域的互联网的一个独立分支,必将促进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会带来互联网的革命。

区块链+金融是区块链的重要应用,区块链金融一定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金融业在大规模处理价值的流通中,为防范风险,对价值信息的可靠性、稳定性及交易的安全性,便捷性有刚性需求,而目前金融系统普遍采用的是中心化中介系统,以中介担保方式实现安全需求。这个中心化中介的问题,一是一旦遭受攻击就可全面崩溃,二是难以解决内部人通过篡改、隐瞒信息获取非法收益,由此提高了监管成本,制约了金融发展。而区块链金融完全可以通过信息记录方式的创新,去除传统的中心化中介,而且可以保证不发生信息篡改,编程开源,点对点高效传输,并确保隐私的保护,做到金融的绝对安全和交易便捷等。

作为金融科技创新的机遇,应该还有很多,以一带一路为中心的对外扩大开放,以乡村振兴为中心的中国城乡统筹及城市化的推进,以高铁发展为中心的交通条件优化及物流业的发展,以制造业2025规划为中心的中国供给侧改革及高质量发展,以“两山理论”为中心的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以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为中心的平衡发展与充分发展的推进,以廉政建设为中心的税制改革及财政管理等都对金融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创造了新机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机遇,就是中国的手机数量已超过14亿,中国已有65%的人加入了互联网的应用行列,作为移动金融载体的智能手机数量之多,位居世界首位,这既是中国金融科技创新的必备条件,也是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大有可为的优势所在。

第三个观点:金融科技创新要立足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惠及国家与百姓。

习近平主席在瑞士召开的达沃斯论坛上讲到,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很好的时代,也是一个很坏的时代。好就好在,这个时代知识爆炒、文明提升、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快速推进。坏就坏在,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1%的人占据90%的财富,20%的人消费着80%的资源。恐怖主义不断发生,难民潮此起彼伏。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能更好”。为了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好,必须坚持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发展方针,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着力解决好公平正义问题。

据此,我认为金融科技创新,也需按照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确立问题与目标双重意识,把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统一起来,作为金融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

为此,世界的金融创新,在当今要关注和解决布雷顿森林体系被打破后的遗留问题。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美元汇率是同黄金的储备紧密挂钩的,政府在印制货币时是受其所持有黄金的价值制约的。政府的开支能力也因此受到限制。而1971年8月15日,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已不再同黄金储备挂钩,因此,出现了美元制造的随意性。可以“无中生有”的推进“量化宽松”,制造财政所需要的货币。这样,作为储备货币的美元,就可以借助贸易逆差,向国外输出美元。如此,便使美国的财政赤字=美元发行=美国国内私人部门盈余+美国对外项目逆差。这就改变了原先贸易顺差获得逆差国的主权货币,可以获利的原则,而今作为逆差国的美国才是获利者。正因为这样,美国高度重视“去工业化”和金融化,其根本逻辑便在于此。作为金融科技创新,一定要关注和解决好这个问题,从而减少世界各国因贸易顺差于美国而遭受损失。为促进普惠、平衡、共赢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的金融科技创新,还要坚持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方向,助力高质量发展。所有的金融科技创新,都要为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减污染、提效率,增效益服务,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要坚决改变重大轻小,重富轻贫、重锦上添花轻雪中送炭的金融创新的惯性路径。要立足为广大人民服务的目标,搞好普惠金融的发展,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和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服务,降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并需解决好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业务流程,让老年人享受到移动金融的便利。

我们的金融创新还需要增强家国情怀。使金融的创新要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国分忧,为民解难。要学习华为任正非立足中华有为,强化竞争意识。当华为的技术即将与世界争锋的时候,他就知道前面可能会有一场恶战,于是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将营业额的10%投入到科技创新上。为了芯片的研发,他在15年前找到自己的部下,给他2万人,4亿美元,要他担当起这一任务。为了创新,他把19万华为人的一半投入到研发当中,并十分重视靠人才取胜,为芯片,他砸下700名数学家,800名物理学家,120名化学家,6000名基础研究专家,华为有60000名工程师,有10000名博士。这次中美贸易战美国在加拿大抓了任正非女儿孟晚舟,并且在“实体清单”中明确不得给华为提供芯片和软件。但华为不仅没有倒下,反而更加振作,加快了5G研发步伐,并在世界产生了影响。这都与华为要使中华有为及任正非的家国情怀分不开。

金融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命脉和心脏。金融创新把握好方向,作出成绩对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无比重要。衷心祝愿金融创新能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为国家的发展作出大贡献。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